【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稳定性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持续发力,今年A股市场涨幅明显,吸引了海外资金的关注。数据显示,作为外资标杆的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北向基金三季度共识度较高,共同加仓11只A股,重点关注新生产力相关领域。据数据宝统计,截至10月22日,三季报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共有37只股票有QFII,总市值62.71亿元。其中,QFII三季度重仓18只股票,增持至11只股票,显示出对A股市场的积极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投资预QFII的论点明确指向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科技成长股。新股或增持中,锂电池、商业航天、芯片等领域的公司成为焦点。比如锂电池领域的中材科技、商业航天领域的天研机电、芯片领域的铂金新材料、联云科技等都受到了QFII的青睐。更强烈的信号来自QFII与北向资金的“共振”。 QFII新购或增持的29只股票中,有11只还获得了北向基金的增仓。其中,白金新材、大族数控、中材科技成为焦点,其中北上资金持股数量环比增幅超过400%,而这三只个股均为QFII三季度新增重磅股。以铂金新材料为例,公司不仅获得北向资金环比增幅868.82%,成为第二大流通股东,巴克莱银行、瑞银等QFII也紧随其后。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光伏、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通常是外商眼中“新生产力”的代表。从行业分布来看,个股包括境外投资者共同投资的两家盘龙,其中电力设备行业数量最多,尤其是电网设备板块中的中国西电、神马电气、思源电气。这非常符合我国电网建设持续加快的背景。今年前三季度,国家固定投资超过4200亿元。外资的涌入并非偶然。近期,国际领先投行如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均发布了看好中国股市的研究报告。高盛预计,到2027年底,中国主要股指有望上涨近30%。其逻辑基于四个主要因素:政策窗口的打开、经济加速增长、贷款市值较低、境外资金重组。从基本面来看,外资“精准抄底”的能力再次得到证明。 37只QFII权重股中,前三季度盈利同比增长超过70%,其中8只个股业绩翻倍,星网裕达成功扭亏。这表明外资在处置时不仅高度重视赛道前景,而且对公司基本面也进行了严格审查。总体来看,QFII和北向基金同步增持,尤其是H股对“新质量生产力”领域的高度关注,充分体现了国际资本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前景和资本市场长期投资价值的坚定看好。 (文欣)